找到相关内容37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福建佛教的过去与未来

    大师创办的闽南佛学院,当今住持佛教的许多大德皆为闽院毕业生。  4、弘经布教法音周遍。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,福建佛教历来重视经典的传布与流通,鼓山涌泉寺很早即刻版印刷佛经,直到现在仍可见其明清时期的古本。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1748494.html
  • 与台湾人有缘的印顺法师

    为什么从一位福建老和尚出家?我也觉得因缘是微妙的。现在回忆起来:师父是闽南人,师弟(还有徒弟厚学)也是闽南人。自己到闽南来求学,也一再在闽院讲课。而妙钦、妙解、常觉、广范、广仪、正宗都是闽南人,而有过...

    宋泽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3452961.html
  • 法国梅村坐禅中心研修团来华参访侧记

    一行禅师在闽院作了专题讲演。  6月1日,研修团前往广东朝礼六祖道场南华寺,该寺住持佛源法师为他们介绍了南华寺历史及曹溪禅法。一行禅师作了“净土与禅”的开示。  6月2日,研修团参访了广州光孝寺,受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4656749.html
  • 佛教改革大师

    去南安小雪峰寺过春节。  二月廿八日,大师为闽院师生作课外演讲,讲“改革侩伽制度”,他说:“我国寺庙制度,多按禅宗的清规建立起来的。近代因为道高德重的长老不多,清规也逐渐失去约束的能力。且各个寺庙又...

    蔡吉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1264455.html
  • 福建省佛教概况

    曾就读该院。赴台后,对佛教学术研究、人才教育有重大贡献。门下学生如证严法师,创慈济功德会,号称有300万会员,以扶贫济困著名;又如演培法师,著作等身,也曾就读闽院。印顺学术思想影响着大批中青年佛教四众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3769106.html
  • 永远的、悲智庄严的青年导师──印顺导师

    及其翻译》等书 ,都是导师影响国人颇深的著作。  ◎人间佛教的精神  导师在闽院求学时,深受虚大师“人生佛教”思想的影响,认为现实 佛教的问题,源自于思想问题,并从原始佛教的经律中,找到大乘的源头 ,...

    善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23469356.html
  • 致全国学僧的公开信

    可不必再去求学了,甚且以学僧为渺小了!其不知僧伽在未证果地以前,都在学僧地位;学僧一名,岂易当之?   上来所说,略上于此,尚留问题,容再讨论。   二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。闽院   原载《现代佛教》...

    大醒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1670774.html
  • 华雨香云(三)

    ,有缘或者没有缘,原是免不了的。由此而引起学团的从分化到分散,总不免感到意外!   二三 写作与出版的回忆   民国二十年(二十六岁),到厦门闽院求学。上学期就写了『抉择三时教』,『共不共之研究』(虚...及商务印书馆,求得了几种佛教的经论,没有任何人指导而全凭自修。二十年(二十六岁)到闽南求学,就写了『抉择三时教』、『共不共之研究』。二十一年(二十七岁)上学期,就在闽院讲课,而听讲的,正是我去年的同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3740525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新旧译唯识的定位与评析

    并未因自己主观上的同情而执此废彼,而能客观地从历史的发展中,厘清不同系统的各自脉络,给与确切的定位,因此,在唯识学研究方面。亦有其不可磨灭的业绩。导师民国二十年于闽院求学,一生写作的开端,〈抉择三时教〉...的守培法师反驳,谓“旧译无一非处,新译无一是处”。[13]初入闽院求学的导师,在同学不满守老的气氛下,站出来为新译唯识辩护,“当然是新的都对,旧的都不对”。[14]守老虽“笃于所信,忠于所学”,然...

    陈 一 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0046087.html
  • 近两年来大陆佛教教育问题研究述评

    导师制,而导师制已经吸取了师徒制的优点,如启发式教学、因才施教也只是在研究生阶段能做到,由于教师精力也有限,上大课是很难兼顾许多要求的。太虚当年办武院、闽院都有失误,但武院与闽院培养的研究生乃其最成功之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049853.html